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平报小记者  ->  菁菁校园行 -> 列表

邂逅琦君 苏步青学校

2015年11月04日 17:08:41 来源:平阳新闻网

  八年(1)班杨 凡

  清闲的午后,捧一本书坐在后院榕荫下,阳光轻柔地淌过纸间,我嗅到了从字里行间散发而出的清香。将书翻到扉页,琦君二字映入眼帘。

  与琦君的第一次邂逅是在语文书里,老师在教《春酒》这篇文章,让我们先阅读一遍。一开始我漫不经心的,但刚读一小段便被那充满童趣的文字吸引了眼球。于是,我静下心来读完了整篇文章。回头一看作者,“琦君”两个字便由此深入我心。

  《春酒》这篇散文,令我深有感触,我从中感受到了琦君这位游子对母亲、对家乡的深切怀念。1949年的一次大迁徙、大分裂,促使许多身在台湾的作家失去了重回大陆的机会,琦君便是这众多不幸者中的一个。我想,对于她这样一个对家乡有着不可割舍的感情的人来说,这个消息定如晴天霹雳般刺伤了她的心。因此,她开始大量地创作充满思乡情怀的作品。《春酒》中那句“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不正体现了琦君对家乡深切的怀念吗?

  第二次与琦君的相遇是在她创作的《髻》中。文章讲述了她童年时期,母亲总是梳一条大辫子,按照风俗,每年的七月初七,母亲会痛痛快快地洗一次头,那时母亲的长发在微风中飘拂,显得格外俏丽。后来,父亲从外面带回来一位姨娘,姨娘总是梳一头时髦的髻,而父亲总是看着姨娘梳头的模样笑。姨娘的髻便是母亲心中永远的痛。琦君在这篇文章中抒写的是无尽的悲伤与无奈,姨娘的来到使父母原本深厚的感情产生了隔阂。可是母亲越是隐忍,琦君的心越是难过。母亲是一个有着宽容之心的妇女,面对父亲的冷淡,她痛苦地过完了一生。这些,琦君看在眼里,却痛在心里。而文章的结尾写到琦君在父母相继逝世后与姨娘相依为命,琦君要求为姨娘梳头,可姨娘却推辞说:“人都老了还赶什么时髦?这都是你们年轻人的玩意儿啊!”这句话道出了多少无奈与沧桑啊!当年姨娘也是花容月貌,但时光终究会逝去,一切的一切都会改变。这种结尾实在是令人出乎意料又让我叹惋岁月匆匆。

  有人这样评价琦君:看她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是啊,琦君的文字朴实无华,却深刻地向我们展现了她美好的童年,或许也是因为她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挚才吸引那么多的人阅读她的作品吧。

  与琦君的邂逅是我人生的一个亮点,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并为我照亮了文学创作之路。一个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午后,我坐在藤椅上,轻轻翻阅着琦君的散文,那如画如诗的文字,引领我重温了自己美丽的故乡风情,我仿佛感受到母亲的俭朴勤劳,温柔善良,乡邻的热情大方,童年的清新自然……琦君的文字不断充实着我的心灵,使之变得丰盈、温暖。我静静在书中聆听着她倾诉思乡情,也深深体会到了一颗悠悠的游子心。于是,一缕怅惘在心中弥漫开来。因为她,我爱上了写作,写我的故乡,写我的母亲,写我的乡人,我的童年……要知道,能在命运的轮回中成为最亲密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就这样,我与琦君在书中成为了知己。或许我与她的邂逅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

  指导师:洪玉泼

网络编辑:雷鹏

邂逅琦君 苏步青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