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叶旭 编辑 余梦娜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游子们纷纷返乡,感受家乡美好的同时,品尝着一道道来自家乡的美味。
为打造市民餐桌上的传统美味,有这么一群人,这时候依旧忙碌着,重复着日日夜夜的工作。他们是平阳县南雁镇五十丈村的粉干作坊主们。“五十丈村几乎是沿着溪边少得可怜的土地建设起来的,农业用地非常少。”五十丈村村支书侯伯波介绍,粉干制作是该村村民的一项实打实的收入,年销售2000多万元,而每年的春节期间,正是粉干产销旺季。
数百年的技艺辛苦传承
22时30分,刚躺下去没有几个小时的侯传谱揉了揉眼睛,穿好衣服,开始准备新一轮的劳作。“先把昨天洗好的米放进机器内磨成粉,再利用压机压干……”侯传谱一边说着,一边演示粉干的做法。
今年50多岁的他,从有记忆开始,粉干制作就是家庭里谋生的职业。“制作粉干一定要用山泉的水来淘米,这样淘出来的米才会保留原有的香味,这样的米做出来的粉干才是最好吃的。”侯传谱介绍着,“我们五十丈村做粉干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粉干制作的技术是先祖从福建南安搬迁过来时带来的,当时选择在五十丈村定居就是看到这里的溪石滩宽阔,是晒制粉干的良地。”侯传谱打开了话匣子,诉说着他了解的往事。
从夜里一直忙碌到早上9时多,侯传谱终于将制作好的粉干一片片放置在专门晒晾的竹编上,与老婆一起,两个人一人抬着竹编晒架的一头,来到溪石滩上。“等到粉干晒干,这一批的粉干制作才算完成。”两夫妻一直忙到17时多,匆匆吃完饭,赶紧趁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空闲小憩一会儿。
小作坊打出大名声
忙碌又劳累的制作并没有让五十丈村内的粉干制作中断,反而在现代中迸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并没有丢掉老式的手工制作方法,到现在村内还有60多户依旧用这种传统的手工做法制作粉干。”侯传谱自己接手作坊已经有30来年,中途只有去外地帮忙带孙子时中断了几年,“我和老伴现在不做粉干也不习惯了,几十年做下来,都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
时代在变化,粉干的销售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变化着。“在以前,我们都是一根扁担两头挑,一双解放鞋到处跑,沿街叫卖,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我们卖粉干的身影。”现在,粉干的销售不再是传统的沿街叫卖。“十年前,我们开始出现预订的销售模式,只要打电话进来预订,我们保证能够在时间内完成客户的需求。”侯传谱说道。
随着近年来网络的兴起,网店销售也打开了粉干的销售渠道,打开淘宝,搜索“五十丈粉干”等关键字就能出现许多专门销售粉干的网店,现在的五十丈粉干已经打出了名声,成为我县粉干的一个代名词,“虽然手工制作赚得不多,我和老伴就是图个开心,做了几十年了,也舍不得放下这门手艺。”侯传谱说道。
记者手记:粉干制作的手艺在我县已经有数百年的传承。从纯手工的制作到现在的机器化加工,已经将我县的粉干打出了响当当的名号。侯传谱夫妇依旧保持着古老的制作方式,力求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餐桌上的美味。在每个人的记忆里,年夜饭中没有一碗炒粉干,感觉就像缺了一种特殊的年味。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粉干已经不再是一种充饥的食物,它早已是漂泊在外的平阳人心心念念的一种“家乡的味道”,更是无法回家过春节的游子惦念的乡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