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通讯员 金承远图/文 编辑 王秀华
以鸡毫作书,古已有之,晋代王羲之《笔经》中就有:“岭外少兔,以鸡毛作笔,亦妙。”的记载。后苏轼、黄庭坚及何绍基等都曾用鸡毫笔创作过书法作品。本邑当代书法家张鹏翼老先生中年以后专用鸡毫笔作书,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受张老先生影响,我县一些书法爱好者及名家亦使用鸡毫笔创作,蔚然成风。下面就来谈谈鸡毫笔及鸡毫书法。
鸡毫笔的特点及使用
用鸡毫笔作书,首先要对鸡毫笔有充分了解,掌握其特征,才能得心应手。鸡毫笔也称鸡绒笔、鸡毛笔、鸡颖,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用普通(芦花鸡、山鸡等)公鸡的颈、尾部细软而长的羽毛制作的,这种笔稍硬而不能聚锋,不能写小字;第二种选取鸡的腋下等部位的绒毛,可制纯鸡毫,也可作鸡兼毫的披毛,这种笔做工精且繁,因绒毛短,不能做成大号笔,市面上此类笔价格不菲;第三种以乌骨鸡的毛为原料,因乌骨鸡绒毛多且比普通鸡绒毛长,故可制大号笔。张鹏翼老先生所用之笔正是这种笔,也是下面所要谈的鸡毫笔。
鸡毫笔制作时,选取的是细软的绒毛,不能进行脱脂处理。在新笔开始使用时,墨水很难进入笔芯,不能储墨,往往是笔锋刚一着纸面,外层墨水便淋漓下注,一二笔后,便干燥如棉,枯涩难以行笔。所以新笔在使用前,最好先将笔头浸泡在温水中,再用手指将笔头中气泡挤出,反复多次,直到笔头完全浸透,再蘸墨使用为宜。使用一段时间后,笔锋上的鸡毛也会慢慢地脱脂,进墨会容易得多。
鸡毫笔作为一种至软的毛笔,有其特珠性,运笔时,不能像普通笔一样顶锋或推笔而行,要注意顺势而为。书者应根据自己的性格和运笔习惯选用其中锋或长锋,同时也要对纸的生熟程度及墨汁的胶度有所选择。
清人张之洞有诗云:“古人贵硬笔,刻画等锥印,取材颖与须,刚健生神骏。宣城传散卓,能使少师困,今人矜柔毛,困难那得顺?墨采常有余,曼缓藏坚韧,新意缚鸡绒,三钱非鄙吝。盘辟尤如意,得自弋阳郡,芥羽杀余怒,草翘涵朝润。毫齐力亦齐,马服忘其迅,刷勒无不可,茧栗至径寸。细筋自露锋,丰肌转成韵,万物无刚柔,善役随所运,投笔揩眼花,忘我椎指钝。”张香帅这首诗是为了答谢友人赠送鸡毫笔而作,讲述的是鸡毫笔操控的不易和鸡毫书法的特点。
以至软之笔现金石之味
鸡毫笔至软,谈不上笔之四德(圆、齐、尖、健),特别是“健”。其特点是濡墨快,笔锋着墨时,象吸足墨水的棉球,笔软如烂泥,不易掌握,若是书写力度把握不好,字迹便臃肿如“墨猪”。因此,没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和经验是很难驾驭它的。鸡毫笔也有其优点,用它书写的作品,能体现苍劲有力,婀娜多姿的魅力。“飞白处于自然,而笔下又有千钧之力,带燥方润之妙。必临池功深,而后有此神来之笔,岂故事造作所能致哉?”方圆笔法中易圆而腴,古穆凝重圆润通畅,笔势奇宕。
以鸡毫作书不是游离传统书法的另类,而是以临习经典碑帖为基础,参以鸡毫笔特有的运笔方法和墨色变化效果,形成的特色而已。如张鹏翼老先生从小酷爱书法,中年后专以鸡毫笔临池不辍,及老年自成一体,书名大盛。苏渊雷先生曾评:“垂髫学书八十年如一日。历参晋唐诸贤,中几专攻今草,从孙过庭《书谱》入,兼及怀素,上溯智永、二王,旁涉汉隶北碑,不求变而变,不祈新而新。”“五十岁后好鸡颖作书,另有韵味。山谷道人所谓,用三文买鸡毛笔书之,是也。技进乎道,渐近自然,人书俱老,神明不衰,鹏老有焉。”由此可知,写好鸡毫书法,要有扎实的书法基本功,还要熟练掌控好鸡毫笔。
广西鸡毫书法爱好者袁高明先生深有体会:鸡毫存在的意义主要是墨色效果有别样的苍茫感,即类似于金属剥蚀味,用得好,可在一根线条中出现不同墨色的效果,这是羊毫所难有的。另外,鸡毫书写的线条厚重一些,但却毫无弹性,因此其最大的缺点是难掌控(如含墨量)。
极轻的鸡毫能表现出厚重的线条,至软的笔锋也能表现出刚硬的金石之味,蘸墨后如烂泥的笔头却也能在纸上表现出腾挪跳跃之感。总之,鸡毫作书有其极强的书风特色,如墨色浓淡、干湿对比强烈等;鸡毫也是难以操控的,行笔过程往往多出意外,但只要掌握其特性、多加操持,将之了然于胸,也常常有意外之趣味。我相信,广大鸡毫书法爱好者,只要勤以临池、醉心翰墨,定能将一管鸡毫挥洒自如,创作出富有特色的优质的书法作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