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王余余 编辑 郑振国) “昨天,村干部打电话告诉我,临时救助款已汇到我卡里了。”日前,家住万全镇的刘翠红告诉记者,这一笔19000多元的临时救助金,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她说,父母的医疗费在享受医疗报销和救助后的自费支出部分还能救助70%,且无须申请,“云端”的大数据会主动办理。
这是我县应用大数据,打通精准救助“最后一公里”,实现社会救助领域数字化“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通过‘码上救’平台,困难群众不需要跑部门,也不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就能收到救助款项。”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陈搏介绍,在以前困难群众因病申请临时救助,需打印医疗费用单、填表申请,再往多个部门来回跑,程序很繁琐,办理手续至少要一个月时间。现在通过大数据,民政部门就可获取所有在册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信息,系统会自动产生困难对象应享受的临时救助金额数据,工作人员直接将资金拨付给他们,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月。
据了解,数字化改革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体化”,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救助政策和项目集成纳入大救助协同应用,让困难群众一目了然,并对接医保、残联等10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各部门各领域一体推进、综合集成。“我们医保系统和民政系统实时衔接,自动下载贫困人员的信息,与医疗报销实时对接,困难群众只需在医院刷卡,就能和医保报销同时实行一站式结算。”县医保局待遇结算中心主任陈步冲说。
陈搏告诉记者,在去年“码上救”平台应用的基础上,今年我县列入全省“幸福码”专属服务应用试点,不仅可以发现有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还可发现民政在册救助对象可享受的其他救助政策。昆阳市民金先生就是其受惠者之一。他因患癌失去了生活保障,正在为生计发愁时,县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后台数据早早就掌握了他的情况,迅速启动入户调查,带着申请表上门帮他申请低保救助,并通过匹配为他申请了医保、人社等部门提供的10余项救助补贴。
目前,利用已打通的医保等数据通道,县民政部门能自动获取年度医疗自负费用超过5万元的家庭信息,通过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入户调查,将其纳入民政救助范围后,智能研判困难对象可享受的各类救助政策,主动推送到各部门为其办理。
据了解,目前,我县已基本实现救助对象统一认定、经济状况统一核对、救助需求统一发布。2020年,我县通过“码上救”平台,直接兑现救助政策48.3万人次,共计19764.95万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