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书画 -> 列表

蕴古拙书艺于“孩童体”——追忆中书协顾问谢云

2021年09月03日 11:24:31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讯(通讯员 张春校 编辑 王秀华)8月30日2时36分,谢云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

  

  

  谢云,1929年生,平阳(现龙港市)人,原名谢盛培,号裳翁。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长期在文化出版系统担任领导职务,是著名编辑、出版家、书法家、诗人,也是线装书局创办人。谢云中学时参加革命学生运动,毕业后加入浙南游击纵队,曾因右派身份被下放广西。1991年,中国书协第三届换届,他被选为秘书长,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2000年卸任后,他被聘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获“全国终身艺术成就奖”称号。主要著作有《谢云鸟虫篆书法艺术》《谢云书法作品集》《灯前余墨》《谢云篆书》《墨花礼赞》《笔潮吟》《谢云新诗》等。国家博物馆曾两次收藏其作品,并出书展出。

  先文后墨固本创新

  谢老人书俱老、诗书画兼融。当我问及怎么排序时,他笑着告诉我:“自己首先是个诗人,其次是书法,再是画画。”

  是的,严格的幼教、传统的师承和豪放的性格,决定了谢老是个诗人。他骨子里敢为人先的温州人基因,使他对新诗尤加推崇。他秉持“先文后墨”的理念,寓思想于创作,固本创新,由此催生了“谢体”的“孩童体”。刘海粟对谢老的书法作品评价道:“奇而不奇,不奇而奇,放逸可观”。细品谢老晚年的作品,多有飞舞的蝴蝶、弘一的诗、祖国的长城、家乡的人文,相互交织,豪放不羁,文人味十足,收藏界誉之“新文人画”也。

  弘扬书艺发掘特色

  谢老对家乡的瓯越文化底蕴之深厚、人才之辈出,感到特别自豪和欣慰。他深受方介堪等温州老艺术家影响,并有异曲同工之举。在发掘、弘扬鸟虫篆方面,方介堪先生把鸟虫篆这个古拙的艺术用印章的方式凝缩下来,以小见大。而谢老则运用笔墨的方式,用多变的线条,通过宣纸进行放大,创造出古老艺术的新美感。方介堪先生为宣传温州好山好水,把张大千等大师引荐到雁荡山进行创作,千古流芳。而谢老一上任中书协秘书长,就邀请林斤澜、汪曾琪等一流作家来楠溪江采风创作,留下了众多不朽美篇……

  八十高龄书法献礼

  

  

  14年前,谢老近八十岁。他思念家乡,怀念母校的美好少年生活,想给母校捐赠作品作为“八十礼”。最终,他将108幅作品无偿捐赠给初中母校——平阳中学。他还设立书法奖学金,托我全程办理。事后,他让我写篇消息稿。我绞尽脑汁写了800字,最后《中国书法报》登出来的稿子却不到50字。后来才知道,这原来是谢老的意思。他向母校交的“作业”竟如此厚重而简单。

  宠辱不惊淡然处世

  《中国书法报》刊登出来的50字不到的消息,引起了国家博物馆的关注。没过几天,馆长亲自到谢老家看作品,直呼“都要,都要,有多少收多少”。之后三年间,谢老的作品两次被国博征集,并出书、展览,引起不小轰动。国博的第三次“大字专征”,因谢老体力不支,没有如愿。

  我最后一次见谢老应该是在今年初的“荣宝斋谢云作品展”。这几年,有不少媒体和文化企策公司想对谢老的作品进行包装策划,都被婉拒,我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就不少。对此,我曾问过谢老:为什么国博还要第三次征集?为什么作品不进入拍卖?为什么不带学生?为什么不请人代理?为什么不接受媒体专访?为什么不把工作间弄大点……面对多个“为什么”,谢老总是淡淡一笑。

  回报家乡应邀题字

  

  

  一直以来,凡是家乡求书题字,谢老都十分乐意接受。他以特有的游子之心回报家乡。他后期的题匾大气古拙,广受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藏友的喜爱。温州三垟湿地、雁荡山、玉苍山、鲸山等名胜古迹都有他的题字,苍南、龙港境内尤多。“会文书院”是他今年4月在很艰难的状态下写成的,6平尺大的一幅作品竟成了他的绝笔。

  “谢云同志的逝世,是书法界的巨大损失”。这是中书协对谢云先生的评价,足见谢老对书法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也足见其人品贵重。

网络编辑:谢天涯

蕴古拙书艺于“孩童体”——追忆中书协顾问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