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快讯 -> 列表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三农”激活乡村发展新活力

2021年11月09日 14:30:50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记者 周兆奕 编辑 黄佩佩

  数字经济是当下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4月初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局长视频会议指出,要推动现代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加快打造‘数字三农’的浙江样板。时不我待,间不容发。今年,我县农业农村系统闻令而动,探索创新,强力推进“数字三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目前,我县农业资源数字平台预计12月初完成智慧渔场、智慧茶园应用及数据库;未来乡村(数字湖屿)基本完成“未来乡村整体智治”数据仓搭建,12个平阳地方特色应用的初步框架基本完成;率先完成渔船精密智控的建设任务;农村“三资”管理系统省级首批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上线;省农业厅第一批24个先行先试县低收入农户帮促系统应用拓展上线;已完成省下达肥药两制改革改革三年任务140家主体入库工作,目前线上活跃度80%以上,活跃度全市第一。

  

  

  数字赋能,让乡村治理更智慧

  在昆阳镇湖屿村,记者看到,稻虾养殖基地附近安装了二维码(“稻虾码”),“稻虾码”可让群众实时查看龙虾生长状态,提供线上购买和龙虾垂钓预约服务。“我们还设置了‘百姓码’‘项目码’。‘百姓码’可以让群众快速找到自己的党员联系人,反映诉求、解决问题;‘项目码’可以让村民足不出户查看村里三务公开、干部履职、政策发布、工程进展等内容,村干部在后台答复实现互动。”昆阳镇湖屿村村干部说。

  以数字赋能村社规范健康运行,打造村社智慧治理云平台“云上慢村·数治湖屿”。

  在推动网格服务数字化的工作中,湖屿村通过建立“微平台”、汇聚“微力量”、完善“微评价”,结合数字化云平台开展“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通过线上线下诉求全收集、服务过程全评价,推动网格服务出实效、得民心。在推动基层治理智慧化的工作中,村民可以通过小程序,参与工程点赞、意见反馈、农事体验预约、民宿报名等,实现基层治理全民参与。同时,村干部也可以通过后台实时掌握群众反馈意见、烟感报警位置等数据,为基层治理提供决策参考。在推动产业发展网络化的工作中,湖屿村通过开发云上慢村数字平台,开发云上农场,搭建农事体验、虚拟农场等主题的“互联网+农事体验”综合应用平台,实时监测农场生产环境、产品流通价格、农场体验预约信息等,推动农业生产智慧化。

  “上半年,昆阳镇湖屿村先行先试,结合村域本底特色,重点聚焦未来治理、未来党建、未来生产、未来智慧、未来农旅、未来低碳六大场景,围绕乡村治理、农业生产、便民服务等领域堵点痛点,建设‘未来乡村整体智治’应用,为‘未来乡村’整体智治应用模式推广制定可复制的‘工作标准’‘数据标准’‘组件标准’。”县农业农村局表示,下一步,我县将结合湖屿村的试点经验,做精做优地方特色应用,形成更多特色场景,同时不断优化整体框架结构,扩大试点范围,推进未来乡村整体智治应用在全县范围推广复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平阳标准,以整体智治助力共同富裕。

  

  数字赋能,让农业产业更系统

  数字经济的巨大魅力,在于激发传统种养业等产业的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和维度,再造流程,提升品质,拓宽边际。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把“数字化”广泛应用于作物栽培、畜禽饲养、疫病防控、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一些农业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探索实践智能灌溉、测土配方施肥、饲料精准投喂、质量智能监测、废弃物循环处理等智能设施技术。

  走进南麂,只见碧海蓝天中,远处网箱连缀成片,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县不断加强合作社与农科院专家对接,通过网箱养殖,提升大黄鱼的生态养殖等领域关键技术,并启用统一的“南麂大黄鱼”品牌商标和地理标识,打响南麂大黄鱼的品牌,并以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为不断推动产业发展“数字化”工程,今年,我县智慧渔场应用主要聚焦南麂大黄鱼养殖场景,依托渔场的前端水质物联网传感器建设、渔场视频监控建设并结合现有的相关渔业信息化系统及数据,采集渔场基础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等,最终输出南麂大黄鱼养殖一张图可览子场景、大黄鱼的品控溯源一体化子场景两大应用场景,实现促效益提升,览大黄鱼全貌,提监管效率,切实解决企业及监管部门切实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数字’养鱼才刚刚起步,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数字新技术和管理新经验送到养殖户手中,提高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推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智慧渔场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数字渔业大数据展示中心、大黄鱼生产经营诚信平台、大黄鱼智能养殖平台、大黄鱼生产管理平台、大黄鱼溯源管理平台、建设物联网设备中心等平台。待12月初智慧平台建设完成并投入应用后,不仅能从大屏幕上捕捉到网箱大黄鱼的养殖动态,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及时有效的养殖信息,并通过信息平台发送给园区内的养殖户,让大黄鱼的养殖更加科学。

  除了渔业养殖,我县还从投入品管理、出园管理、资源管理、标椎化种植、标椎化种植等方面,开发智慧茶园应用。

  

  数字赋能,让“三农”服务更惠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县响应上级精神,着力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努力补齐“三农”数字化发展短板,助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开展春耕备耕送种子、送技术等活动,出台宣传扶持粮油生产政策等,积极服务“三农”,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县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加大服务“三农”力度,推进服务“云跟进”,问题“云上办”,责任“云监督”,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效率和精准性。

  据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调研了解,在粮田监管及服务中,发现以下几点亟待解决的问题:惠农政策传达不及时、不到位;涉农企业及农户政策申报、审批流程繁琐;粮田信息化不全面,农资及产品监管不全面;数据难溯源,材料碎片化等,为开发数字平台有了针对性的帮助。为此,我县开发了平阳“粮田全链”一张图,并具备四项监督职能,即粮田基础数据、政策审批管理、政策信息传达、农资监管;五项服务职能,即政策获取、农资使用、政策申报及进度查询、农技服务、投入品及产能上报。

  “例如,种粮大户申请大户补贴时,原来需要通过社区申报、乡镇申报,再由乡镇材料申报到县级农业农村局,较费时间。平阳‘粮田全链’一张图开发应用后,就能基本解决这个问题。”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县域粮田信息一张图的建设,将通过贯通监管部门、各审批单位及涉农企业,实现有效、闭环管控、可溯源的数字化场景,有力推进县域粮田智慧监管及服务功能。该应用预计2021年12月初正式上线,呈现全县粮田数据。

  

  

网络编辑:张超霞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三农”激活乡村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