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万鑫 编辑 周启来)日前,在水头镇养和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里,员工们正在熟练地组装皮带上的小配件,经过数个小时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当日工作,大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该“共富工坊”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21名员工,均来自水头镇。每天,养和残疾人之家派专车接送他们上下班,并免费提供日间照料。除了生产区域,工坊还设立了手工室、培训室、娱乐活动室等功能区,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休闲娱乐、健康讲座等活动,做到工、疗结合。
“我们原先一直待在家里,基本上不怎么出门。如今,大家在‘共富工坊’上班,在残疾人之家里生活,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精神上也更富有了。”卢丽娟是该“共富工坊”的管理人员,她脊椎有问题直不起腰,但因为四肢及智力正常,相较于其他员工更具自理能力,于是她主动请缨,成了“共富工坊”的管理人员。
小林今年30岁出头,是该“共富工坊”的老员工。因为左手与右脚残疾,从不敢在外人面前露出“手脚”。而今,她是该工坊工作效率最高的员工之一,也是员工里最热情的“小姐姐”。在去年文艺汇演上,她还登台用健全的那只手表演了手指舞,赢得大家的掌声。
“医院党组织不仅帮助他们与厂家进行对接,取得订单,还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生产技术。”养和医院院长林道永告诉记者,虽然只是普通的手工活,但对残障人士来说仍是一道难题。在平阳养和医院有限公司党支部牵头下,该“共富工坊”多次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帮助员工寻找感兴趣的技术。经过培训,残疾人之家的残疾人朋友大多能完成厂家提出的要求,成功“入职”。
41岁的周云华更是在“共富工坊”里成了“手艺家”。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他,身残志坚,从不言弃。在养和残疾人之家的帮助下,他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康复治疗,还学会了笋壳贴画手工艺。如今,他成了“共富工坊”里“鼎鼎有名”的手工艺大师,通过“传帮带”将手艺传给了其他残障人士。
近年来,水头镇两新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构建起“链”上的党建联盟,充分利用非公企业在专业、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聚焦来料加工、就业培训、岗位供给,致力于将两新党建优势转化为共富优势,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新平阳报”、“平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平阳新闻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