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文萃丨在茶中感受人生境界与韵味 ——读《文化名家吃茶记》

2024年03月29日 09:55:21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任泽健 编辑 王秀华

  无事乱翻书,有茶请待客。我从图书馆借来不少闲书,每每翻看,颇觉有趣。

  

  

  《文化名家吃茶记》(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专说茶的散文集。书中精选了3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从多视角多维度畅谈茶的前世今生。其中既有茶人茶事、茶文茶韵,也有茶史茶识、茶器茶具,更有茶味茶品、茶禅茶道以及茶余茶话。文笔细腻,有感而发。

  汪曾祺先生在《泡茶馆》中详细记述了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泡茶馆的趣事趣闻。“大学二年级那一年,我和两个外文系的同学经常一早就坐在这家茶馆靠窗的桌边,各自看自己的书,有时整整坐一上午,彼此不交语。我这时才开始写作,我的最初几篇小说,即是在这家茶馆里写的。茶馆离翠湖很近,从翠湖吹来的风里,时时带有水浮莲的气味。”

  汪曾祺先生甚至提出研究联大校史不能不了解联大附近的茶馆。“联大学生上茶馆,并不是穷泡,除了瞎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联大图书馆座位不多,宿舍里没有桌凳,看书多半在茶馆里。联大同学上茶馆很少不夹着一本乃至几本书的。不少人的论文、读书报告,都是在茶馆写的。有一年一位姓石的讲师的《哲学概论》期终考试,我就是把考卷拿到茶馆里去答好了再交上去的。”可见,泡茶馆在那个污浊而混乱的时代里,给予青年学子的是一份“绿意葱茏”的从容和清高。这是一份多么难得的精神给养。

  器为茶之父。我们日常的茶具大抵就是茶碗、茶盏、茶壶。这些器具在作家笔下摇曳多姿,展示出不同的审美和心意。陆文夫在《得壶记趣》中提到,他早年在小摊上买到一把鱼化龙紫砂茶壶,这把龙壶随着作家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度过了很多寒冷的冬天,但他没有把它当作古董,只是把这龙壶当作忠实的侍者,随时可以喝上几口茶而已。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清代制壶名家俞国良的作品。此壶叫作坞灰鱼化龙,烧制时壶内填满砻糠灰,放在烟道口烧制,成功率很低,实乃紫砂传器中之上品。“我确实高兴了一阵,想不到花了八毛钱竟买下了一件传世珍品,穷书生也有好运气,可入《聊斋志异》。高兴了一阵之后又有点犯愁了,我今后还用不用这把龙壶来饮茶呢,万一在沏茶、倒水、擦洗之际失手打碎这传世的珍品,岂不可惜!忠实的侍者突然成了碰拿不得的千金贵体,这事儿倒也是十分尴尬的。”可见世间事总是有得有失。物是人的奴仆,人也会成为物的奴隶。

  贾平凹《茶杯》一文中,写出了他得到一个自己中意茶杯的窃喜。这个杯子是用一幅字换来的。“此杯之好,泡茶能观茶形水色,又不让谋我茶的人从外看见,仅我独享,抓盖顶疙瘩,椭圆洁腻,如温雪,如触人乳头。最合意的是它憨拙,搂在手中,或放在桌上,侧面看去,杯把儿作人耳,杯子就若人头,感觉里与可交之人相交。写作时不停地饮,视那里盛了万斛,也能饮得我满腹的文章。”

  文人饮茶可见癖好,可见品味。《红楼梦》中妙玉论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久居北方的作家张抗抗是杭州人,只喝绿茶,用《说绿茶》深情地写出了自己与绿茶的种种缘分、爱恋:“绿茶在我,是一种淡泊、一种娴静、一种清爽、一种平和。绿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精神馈赠,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你看那片片绿叶,只需一杯清水的呼唤,就将全部的汁液奉上并溶于水中,清清淡淡,安安静静,然而,清茶留齿,气定神闲,回味深长久远。绿茶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伴我一生——永远的绿茶。”作家车前子《吃茶的心境》则是另外一番描述:“在冬天,在雪朝,风风雨雨,能吃上一杯红茶,我想,是有福的。红茶之色,如丹枫趵梦痕。红茶的味道,对我而言,像是往事的味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作家曾用过一个笔名,宋红茶,其祖母姓宋。他觉得这是最好的笔名。

  人们常说禅茶一味。“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赵朴初)。”“赵州吃茶去”,是平常心、是寻常事,是不争论、多包容,或对或错或好或坏,一句“吃茶去”化解万千烦。伍立杨《茶道之道》中写到:禅,尤其是作为禅的茶道,足以使我们的心中萌发一种真正的艺术气氛。禅悟的获得在静。而茶香的飘逸,茶烟的袅动,茶叶的翻浮,虽都是动但动复归静,即其动之本身也是微动,正好作为静境的烘托和铺垫。这正是可以作为禅悟的无数个瞬间。

  作家李汉荣《品茶》是在品人生,品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作家的感知里,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有意味的事物。饮茶,就不只是为解渴和去乏,更像是感受某种人生境界和韵味,如饮茶时那种由微微的苦涩到甘香的感觉就给人一种智慧和觉悟。因此,作家提醒读者,要默默向茶感恩,向生活和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感恩。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鲁迅先生《喝茶》)。如果喝好茶再配上有好书读,更是福中之福了。如此,真的是要感恩。

网络编辑:张超霞

文萃丨在茶中感受人生境界与韵味  ——读《文化名家吃茶记》